-
31
7月
烏茲別克斯坦:從內陸孤島邁向中亞陸上物流樞紐的躍遷之路
近日,烏茲別克斯坦、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三國共同宣布啟動“烏–阿–巴鐵路走廊”可行性研究項目,擬建設一條亞國家接壤的“區域中心”——長期被困于“有資源、無通道”的發展瓶頸之中。而今天,它正試圖通過主動參與區域互聯互通、構建多向通道網絡,重塑自身在歐亞大陸運輸體系中的角色和地位。
烏–阿–巴鐵路的規劃不僅關乎三國之間的交通改善,更代表著中亞與南亞之間物流閉環的正式啟動。一旦通道成型,烏茲別克斯坦將首次擁有向南直達阿拉伯海的穩定物流路徑,不再依賴伊朗通道或繞道高加索,這不僅大幅縮短貨物運輸周期,也能為烏國產品打開通往巴基斯坦、印度乃至中東市場的大門。這一走廊的打通,對于烏方而言,不僅意味著一條出口路線,更是對國家經濟外向型發展的支撐。同時,南向鐵路的建設也與近年來烏茲別克斯坦在西向(烏–土–伊)、北向(烏–哈–俄)、東向(中吉烏)通道建設上的戰略布局形成呼應,共同構成了以塔什干為核心的“多向聯通、立體通達”的國家級物流骨架。
在這一背景下,烏茲別克斯坦的發展方向正在悄然發生變化。它不再滿足于作為“中亞貨物流經之地”,而是希望成為區域級物流中心和產業集散地。圍繞這一目標,烏方正在以塔什干、安集延、納沃伊等核心城市為依托,建設多功能物流樞紐、鐵路編組站、公路集拼中心,并積極推動與鄰國在通關流程、運輸管理、關檢協作等方面開展協調。同時,烏政府也加大了對境內干線公路、鐵路貨運、電力能源等配套設施的投資,以提升整體運輸效率和承載能力。這種由點到線、由線到網的建設節奏,正在為其“內陸向外聯通、物流變價值鏈”的戰略提供底層支撐。
對于中國企業而言,烏茲別克斯坦物流樞紐地位的上升意味著一系列可預見的機會。無論是傳統外貿商、整車運輸企業,還是希望拓展中亞業務的倉儲運營商與承運人,都可以圍繞烏方的樞紐城市,布局新的倉網節點、拼車線路或通關協作方案。同時,隨著中烏在“中吉烏通道”、中歐班列、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框架下的合作日益深化,越來越多的中國西部貨源正在經由烏茲別克斯坦進入中亞腹地,并以此為跳板南向擴展,從而形成新的“區域走廊型供應鏈”。烏茲別克斯坦在其中的角色,也將從原本的過境通道,演化為“中轉加工+多邊配送”的支點平臺。
可以預見,在未來數年中,烏茲別克斯坦仍將繼續強化其在中亞物流中的主導地位,依托政策驅動與基礎設施能力雙輪并進,提升對內的聯通效率與對外的樞紐影響力。烏–阿–巴鐵路走廊的可研啟動或許只是一個起點,但它所釋放出的信號足以引起關注——這個曾長期被地理鎖閉的國家,正在通過“通道思維”破題,試圖實現一次從內陸國向連接中亞、南亞、歐亞大陸的物流型國家的轉型。而誰能在這一過程中率先布局、提前卡位,誰就有可能在下一輪區域價值鏈重構中占得先機。
轉載請注明文章來自新疆眾聯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官網